中央处理器(CPU),顾名思义,是底层硬件基础设施中的核心。
当前CPU主流芯片架构为Arm和x86,均为国外主导,国产化率较低。经过多年发展,国产CPU初步形成六大厂商齐头并进的格局,以鲲鹏、飞腾、龙芯、兆芯、海光、申威为代表,一批优质国产CPU企业快速崛起。
其中,龙芯中科、海光信息在2022年先后登陆科创板,海光信息自上市后一直是科创板市值最高的芯片半导体公司。截至2023年1月16日收盘时间,海光信息总市值967亿元,龙芯中科总市值为352亿元。
按指令集架构,国产CPU厂商采用的路线可分为四类:x86、Arm、MIPS、Alpha。
▲从指令集架构看CPU市场格局
x86是当前PC及服务器市场的主流架构。海光信息、兆芯都采用x86架构IP内核授权模式,可基于公版CPU核进行优化或修改,优点是性能起点高、生态壁垒低,但由于依赖海外企业授权,自主可控风险偏高。
《中流击水—六大国产CPU厂商分析》
作者:孟灿
01.
华为鲲鹏:垂直生态的领导者,国产服务器CPU黑马
华为自研芯片有五大类,包括服务器芯片鲲鹏系列、手机SoC芯片麒麟系列、人工智能芯片昇腾系列、5G基站芯片天罡系列、5G终端芯片巴龙系列等,以及凌霄芯片、NB-IoT芯片、视频编码解码芯片以及SSD控制芯片等一系列专用芯片。
▲华为芯片全景图
其中鲲鹏处理器基于Armv8指令集永久授权,自主研发设计处理器内核,兼容全球 Arm生态。华为围绕鲲鹏处理器打造了“算、存、传、管、智”五个子系统的芯片族,实现全场景处理器布局。当前其鲲鹏芯片族正沿着“量产一代、研发一代、规划一代”的策略持续升级产品。2019年,华为发布鲲鹏920处理器。该芯片支持Armv8.2指令集,是行业内首款7nm数据中心Arm处理器。鲲鹏920由华为自主研发,采用多发射、乱序执行、优化分支预测等多种手段提升单核性能。
鲲鹏920拥有64个内核,集成8通道DDR4,可以提供多个接口,主频可达2.6GHz,总内存带宽最高可达1.5Tb/s,支持PCIe 4.0及CCIX接口,总带宽640Gbps。华为 Cache一致性总线(HCCS)的480Gbps片间互联支持最多4颗鲲鹏920互联和最高 256个物理核的NUMA架构,保证了鲲鹏920超强算力的高效输出。
▲鲲鹏920处理器关键特性
此外,鲲鹏920在Memory子系统上也进行了大量的优化,采用当前典型的3级Cache的架构,对Cache大小以及延时进行了优化设计。
非x86架构芯片中,鲲鹏920芯片在算力维度方面优势领先,且发展至今已经达到可以与x86芯片相匹配的性能。参照鲲鹏920不同核心下与竞品芯片的对比,其在48核时,整数打平英特尔旗舰级服务器芯片至强8180(28核、2.5GHz频率),功耗低20%;在64核心时,比过英特尔至强8180 33%左右。
▲鲲鹏920 SPECINT 2006横向对比
华为也在构建openEuler开源社区,高效推进处理器深度优化。openEuler开源社区以 Linux kernal、GNU等为上游社区,定期同步上游社区创新成果,并针对鲲鹏处理器进行深度优化,提供完整OS开发环境和上下游生态验证环境,使开发者和用户高效开展需求适配、生态集成和测试认证。
▲OpenEuler开源社区
鲲鹏计算产业生态不断扩大。鲲鹏计算产业是基于鲲鹏处理器构建的全栈IT基础设施、行业应用及服务,包括PC、服务器、存储、操作系统、中间件、虚拟化、数据库、云服务、行业应用以及咨询管理服务等。
▲鲲鹏计算产业首批厂家
该路线是华为提出的六大数字技术生态之一,除鲲鹏外还包括昇腾、HMS、鸿蒙、华为云、MDC(智能驾驶计算平台)。其中鲲鹏是华为面向政企市场,与地方政府和合作伙伴共同打造鲲鹏产业生态、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通用计算技术路线。
华为鲲鹏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。2020年4月,成都市印发《关于加快培育发展鲲鹏产业工作方案的通知》,明确2025年成都鲲鹏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,并成为全国领先的鲲鹏软件生态基地、鲲鹏硬件制造基地和鲲鹏应用示范基地,该案例为鲲鹏产业体系的推进提供了重要模板。
02.
飞腾:PKS生态体系主导者,党政市场占有率高
另一家采用Arm架构的国产CPU玩家飞腾,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、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府和天津先进技术研究院于2014年联合成立。
2020年以来,飞腾对高性能服务器CPU、高效能桌面CPU、高端嵌入式CPU三条产业线进行了全面的品牌升级。
高性能服务器CPU产品线统一以飞腾腾云S系列进行命名,高性能桌面CPU产品线以飞腾腾锐D系列进行命名,高端嵌入式CPU产品线统一以飞腾腾珑E系列进行命名。
▲飞腾腾云S2500性能提升明显
其2020年发布的腾云系列新一代可扩展多路服务器芯片腾云S2500与FT 2000+相比性能大幅提升。在整机性能方面,双路的SPECint分值为原来的2倍,四路的SPECint 值为原来的3.5倍;在分布式数据库性能方面,双路服务器的tpmc值线性提升至原来的2倍,四路的tpmc值线性提升至原来的4倍;在云桌面支持方面,双路服务器支持虚拟机70个,是原来的2.5倍,四路服务器支持140个,是原来的5倍。
相比上一代产品FT-2000/4桌面处理器芯片,最新飞腾高效能桌面CPU腾锐D2000的性能大幅跃升,带宽达18.7GB/s,SPECint分值为97.45,SPECfp分值为94.62,接近原来的2倍,在计算能力上得到进一步提升,并兼顾桌面终端与边缘服务器。此外,腾锐D2000与FT-2000/4产品管脚兼容,用户可以实现现有系统的原位拔插代换、无缝兼容。此设计能够大幅降低产品研发成本,同时降低整机合作伙伴的开发难度,加快开发进度。
▲腾锐D2000与飞腾其他产品的性能对比
在生态建设方面,飞腾与1600余家国内软硬件厂商打造完整生态体系,与6大类 1000余种整机产品、2600余种软件和外设完成了适配;基于飞腾桌面CPU的终端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图谱,可覆盖从整机硬件、基础软件到上层的应用; 基于飞腾桌面CPU的终端产品已能够实现海量安卓应用的运行,基于飞腾CPU的软件生态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。
飞腾是PKS体系领导者。PKS体系最早由飞腾CPU(Phytium)和麒麟操作系统(Kylin)组成的“PK体系”发展而来。依托飞腾全新的硬件级安全机制,以相关可信技术为支撑,PK体系融合“S-Security”的立体防护安全链,升级为PKS体系,并全球首创将“可信计算3.0”技术融入到CPU、操作系统和存储控制器中,实现底层构架的本质安全,并成为国内首个计算机软硬件基础体系标准。
对比鲲鹏与飞腾的生态构建,可以发现,鲲鹏技术路线比PKS路线有较明显的技术和产品优势,PKS技术路线比鲲鹏技术路线有较明显的安全优势。